2025年8月22日
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1周年纪念日
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回望历史
邓小平同志以远见卓识与非凡魄力
为“两弹一星”这一国之重器的奠基、巩固与发展
注入了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历史推动力
“要像投入基本建设一样,重视科技投入”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岁月里
邓小平就展现出对科技事业的前瞻性眼光
他始终将科学技术视作国家强盛的关键
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1955年1月15日
出席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参与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8年5月31日
代表中央签发批准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方案
1960年,面对赫鲁晓夫的威胁
在中苏两党高级会谈中回应
“中国共产党永远不会接受父子党、父子国的关系,
你们撤走专家、中断协定
给我们造成了困难和损失,影响了我们国家建设的整个计划和外贸计划,
这些计划都要重新进行安排,
中国人民准备吞下这个损失,
决心用自己双手的劳动来弥补这个损失,建设自己的国家”
1960年12月,中共代表团在莫斯科。(左起)米高扬、刘少奇、赫鲁晓夫、邓小平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彭真
1961年7月16日
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集中力量加强各有关方面对原子能工业建设的支援
在苦战攻关的关键时刻鼓励大家
“你们大胆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错了是我们书记处的”
1986年3月3日
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呈送到邓小平面前
仅过两天邓小平同志就作出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
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
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
正式公之于世
这项计划后来便称以“863计划”
邓小平同志的批示
邓小平同志指出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同志对“两弹一星”事业的深情
正是这份赤子情怀的生动写照
在纪念他诞辰之际
让我们铭记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
精神传承创新是民族复兴之魂
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华章!
参考文献
1.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全5卷)》
3.刘亚东《邓小平同志与中国科技事业》